山海经是不是比恐龙还要早(山海经记载恐龙)

2023-01-03 9:50:04 最新游戏资讯 lvseyouxi

<山海经>有没有科学依据?

有一部分是有科学依据的.具体有这些:

对历史,民俗,科学等的作用

《山海经》最重要的价值也许在于它保存了大量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除了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羿射九日、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等之外,还有许多是人们不大熟悉的。如《海外北经》中载:“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众帝之台。在昆仑之北,柔利之东。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台。台在其东。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这个禹杀相柳的传说充满了神奇色彩,既可从文学或神话学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中看出共工、相柳、禹三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古代民族部落之间的斗争。《山海经》中大量存在的这些神话传说,是今天我们研究原始宗教的难得材料。例如: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在登葆山,群巫所从上下也。(《海外西经》)有灵山,巫咸、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大荒西经》)

在《山海经》的神话中,不仅可以看到巫师的活动,也可以看到古代民族的信仰、崇拜等。在《山海经》中,存在着大量的神奇动物的记载,这些动物主要是鸟、兽、龙、蛇之类,它们往往具有神奇的力量。这些动物很可能就是古人的图腾崇拜。如上文所引的《海外西经》中的文字。“巫咸国在女丑北,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蛇可能就是巫咸国的图腾。研究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山海经》是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

《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不仅仅是神话传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历史。虽然由于浓厚的神话色彩,其真实性要大打折扣,但是,它们毕竟留下了历史的影子。把几条类似的材料加以比较,有时还是可以看到历史的真实面貌的。例如上文所引《大荒北经》中黄帝战蚩尤的记载,剔除其神话色彩,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场古代部落之间的残酷战争。又如《大荒西经》、《海内经》中记载了一个黄帝的谱系: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海内经》)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乃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印)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大荒西经》)这个谱系具有传奇色彩,具有神谱的性质,但是,它与《大戴礼记·帝系篇》、《史记·五帝本纪》、皇甫谧《帝王世纪》基本相同。

同时,《山海经》又是一部科技史,它既记载了古代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也有他们的科学实践活动,还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思想以及已经达到的科学技术水平。例如,关于农业生产,《大荒海内经》载:“后稷是始播百谷”,“叔均是始作牛耕”。《大荒北经》载:“叔均乃为田祖。”关于手工业,《大荒海内经》载:“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关于天文、历法,《大荒海内经》载:“噎鸣生岁有十二。”《大荒西经》载:“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次。”诸如此类的记载不胜枚举。有一些自然现象的记载尤其珍贵,这在其他书中是看不到的,如《海外北经》载:“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息为风。身长千里。在无{上启下月}之东。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现在,许多学者均认为,《山海经》在这里记载的是北极地带半年为昼,半年为夜的极地现象,只不过是古人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于是就用神话来解释。这种记载无疑是宝贵的科学资料。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例如《大荒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又如《海外东经》载:“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两条记载,有人认为前者记载的是太阳黑子活动和北极的极地现象,后者记载的是极地附近的假日现象。此外,从《山海经》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古人对大地的探测活动。《海外东经》载:“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万)九千八百步。竖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中山经》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些记载,数字未必确实,但已反映出中国古人的探测活动。总而言之,《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著作,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神话学、民俗学、科学史、医学等学科的宝贵资料,细心钻研,深入探讨,就不愁没有新发现。

地理学上的科学地位

正如当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的那样:“《五藏山经》在《山海经》全书各部分中最为平实雅正,尽管免不了杂有一些传闻、神话,基本上是一部反映当时真实知识的地理书。”据谭先生研究,《山经》共写了四百四十七座山,这些山中,见于汉晋以来记载,可以指系确切的约为一百四十座,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中对晋南、陕中、豫西地区记述得最详细正确。这应该是研究我国古代地理的宝贵资料

山海经到底写的是中国地质,还是板块未分离前的世界

呃……

《山海经》的内容有靠谱的地方,虽然我也很想相信它有这么大能耐,但实际上这个时间是对不上的。

更大的一个问题,按大陆漂移说,板块未分离至少是二叠纪之前(古生代,距今2.5∽3亿年),后来地壳活跃运动加剧才能把大陆撕裂开。也就是,恐龙还没进化,哺乳动物还没出息,海洋生物连成片的时代。

所以这时候人类连个渣渣都没有别说文字,你总不能指望三叶虫划着它的节肢触手写字儿吧。

山海经是不是比恐龙还要早(山海经记载恐龙) 第1张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之一本书?有比它更早开始编写的书吗?还有黄帝、蚩尤等在哪些古籍中有详细描述?

不是,《山海经》是一部记载我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大约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楚国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现代中国学者一般认为《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时期荒诞不经的神话奇书。经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时,才合编在一起而成。山海经,是中国之一书!有详细描述的书籍:

《尚书》《战国策》《逸周书》《庄子》《列子》《史记》《论衡》

《山海经》是什么时期写的?它属于什么时代呢?

《山海经》不属于任何时代吧,它真的比较特殊。感觉也不像是一个人在一个朝代就写好了的,跟普通的书能找到出版作者还不太一样。

一:《山海经》到底是什么书?

为什么说山海经那么特殊呢?其实从分类开始就已经很扑朔迷离了。

比较大众的说法是《山海经》是一本地理书,毕竟它主要记载的就是古代的地理面貌、矿产资源、生物物种等。可是里面记载的生物实在是太过奇特,又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其实是一本编纂的神话书?

除此之外,里面还记载有巫术、宗教、古代医术、民宿等。可以说记载的是相当全面(杂)了。连书的内容都如此难以定夺,更何况考究出版时代了。古代交通也不发达,很难相信这是一个人走了那么多地方见到了那么多事,所以作者或许也不是一个人。

二:《山海经》的历史

咱们可以倒着来追寻山海经的历史啊。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大宛传》中提到:“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说明司马迁是看过山海经的,但里面的东西实在过于梦幻他根本不敢参考,也就没法整合到史记中。

不过这也就证实了山海经肯定是出现在汉代之前的。之后则是经历了很多人的完善和整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山海经版本,就是晋代学者郭璞的成果了。他除了整理出了山海经外还在里面加入了很多的注解,这对后人理解山海经有很大的帮助。否则山海经很有可能会因为无法解读而被抛弃最终被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后面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版本比如袁珂编著的就不再细说了。总之山海经的价值很高,也无法考究到真正的时代与作者了,只能说是在汉代之前。

山海经比恐龙时期还早吗

山海经记载是上古时代,女娲,上古神兽,是出自战国后期至汉代,那个时候没有恐龙的概念,古人就以为以前是那些传说,女娲造人啊,伏蹊啊等等异兽,人们好奇上古时代所以据传说,好奇之士的文献记载。

山海经是什么年代的?

 山海经简介

山海经是从战国初年到汉代初年,经多人写集成的一部古书,作者大概都是楚地的楚人。《山海经》是一部以神话为主流的书,它的内容包括范围庞大,它除了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而然,还涉及到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诸如宗教学、哲学、历史学、民族学、天文学、地理学、动物学、植物学、医药卫生学等,此书内容包罗万象,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当时的生活日用百科全书。此书《五藏山经》的各经后面,大量列举了祀神所用之物,有雄鸡、犬、牡羊、圭、璧、璋、糈……等,而“糈”字在各经中所见最多。“糈,精米,所以享神。” 即是说巫师用精米来享神。《山海经》祀神物中多用糈,又有关於医药、咒禁、神怪等记叙。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它“盖古之巫书”,当是平情之论。

袁珂先生在《山海经校注.序》中曾这样说:“《山海经》匪特史地之权舆,亦乃神话之渊府。”说《山海经》是中国神话的“渊府”(宝库),是为历来研究中国神话的学者众所公认的。

鲁讯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亦说《山海经》“盖古之巫书”,又在《汉文学纲要》中说“盖以记神事”。足以证明《山海经》是一部极具神话研究价值的古书。

整部《山海经》大约可分如下几部份:

一.《五藏山经》,共五篇 ,约占全书二分之三以上;内容有关山川地理、祀神的典礼仪式和所用之物,间中叙写到诸山山神的形貌和神力。

二.《海外经》,共四篇;内容多记海外各国的异人、异物,也有些古老神话零片记叙,如夸父追日、刑天断首。

三.《海内经》,共四篇;内容是记海内神奇事物,如昆龙景象、建木形态、巴蛇、雷神等。

四.《茺经》,共五篇;内又分为《大茺经》四篇和《海内经》一篇;内里记录了一些有关帝俊和黄帝(古代东西两大民族所奉祀的上帝)的神话。此经是保存神话资料最多和最原始的;大部份重要的神话材料几乎会萃在这裏,而这部份之写作时期可能比经中其他部份还早。

从 “海外南经第六” 起到最后 “海外经第十八” 止之十三篇,简称为《海经》。和前面的《五藏山经》即《山经》合起来,总名之曰《山海经》

《神话性质》

1. 宗教

《山海经》书中展示之巫师所有宗教活动,真是触目皆是,多难胜举。如《山海经》中,每一小节的后面,都记载有对某系列山山神的不同礼典,不仅有如鲁讯先生所说的“礼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 ,礼典中还有什麼“干舞置鼓”、“雄鸡瘗之”、“合巫祝二人舞”、“聊用鱼” ……等等,不外都是巫师祠祭时的景象。如诸山山神,有身人面者、有鹿身八足蛇尾者、有鸟身龙首者、有龙身鸟首者、有羊身人者、有龙身人面者、有豕身人面者、有人面三首者,奇形怪状,种种不一,或是动物形体的拼凑,或是半人半兽的组合,也显现了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特色。

2. 历史

《山海经》书中记有孚些神谱,有帝俊、炎帝、黄帝…… 的神谱,其他历史性质的书中也记有若干帝王谱系,我们若将二者来对照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神话与历史竟是同步的。这可证明到原始初民是将口耳相传的神话视为是他们的历史。某些民族中巫师祀神寺演唱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讲述天地如何开辟,人类如何诞生,讲述祖先的事绩和英雄的战功等,在初民视为是历史的,其实也全是神话。此可证在上古时期,神话与历史同出一源。

3. 地理

神话和地理的关系,在《山海经》一书中,见得更是密切。整部《山海经》,便可说是一部神话性质的地理书。以禹因治水而求贤人的记录为例。禹因东西南北所经之地,都作了神话性质的描述,文中所写的地名国名,大都不可证实,只可视为神话地理。

4. 民族

《山海经》给我们展示了丰富的民族学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当然亦充分带著神话色彩,如象不死民、三首国、长臂国、丈夫国、一目国、夸金国、跂踵国、犬封国、黑齿国,等等,单看以上的名目,就知道是属於神话的民族学范围。

5. 动物和植物

《山海经》所记的奇禽怪兽,异草珍木,就是神话的动物学和植物学;这些奇异的动物和植物,各自有其医疗效用,能治各种常见和不常见的病症,这又成了神话性质的医药卫生学。例如有种动物,吃了它能使人不会放屁;有一种九条尾的狐狸,人吃了它庇不逢妖邪气。有的动物状如羊,九尾四耳;又有的状如乌龟,却有鸟首。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什为有趣。

6. 天文和气象

如象羲和生日、浴日、常羲生月、浴月、汤谷十日、石夷“司日月之长短”,等等。又如《大荒东经》中记日月所出之山凡六:大言山、合虚山、明星山、鞠陵于又山、猗天艺门山、壑明俊疾山;《大荒西经》日月之山亦六:丰沮玉间山、龙山、明山、鏖巨山、常羊山、大荒出。此外,经中亦记,凡某神出入某山某渊,必伴随著风雨晦明。而有此神一出现,便会带来水灾等。

7. 哲学

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刑天断首,鲧腹生禹,等等。其中都是鼓舞人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斗志的,然而却不用枯燥的说教,而是用通过神话折光反映出来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最著名的是愚公移山的神话,其实是一段古老的神话,一段寓意性强的神话,它体现的精神,精卫填海的精神一致。接近道家思想的《准南子》中,也记录了相当可观的神话传说,其中所记四大神话:女祸天、羿射十日、共工触山、嫦娥奔月,都各自有其寓意。